5G領航企業
雲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官方網址:http://www.qct.io/
label
企業描述
雲達科技(QCT, Quanta Cloud Technology)是廣達集團(Quanta Computer Inc.)的全資子公司,廣達集團為世界500強科技研發及製造企業之一。是領先全球的資料中心解決方案供應商,致力於延伸超大規模雲端資料中心的設計,成為標準與開放的資料中心產品,提供給各類型的資料中心客戶。
產品線包括機架式伺服器、儲存裝置、網路交換機、整合式機櫃及雲端運算解決方案,針對各種資料中心的服務類型與工作負載,提供超高效率、高擴展性、可靠性、管理性、服務性及絕佳優化的性能。
雲達科技擁有最全面的資料中心產品線與完整服務,從產品研發、整合、優化到為客戶供貨與部署至世界各地資料中心,皆由雲達提供一站式的全程服務。
產業新星參與該企業研發實戰,所屬的學校代表:
本專題目標為研發小基站無線接取技術,進行5G網路切片與超可靠低延遲通信的研發與測試驗證。5G網路切片是利用切片技術在實體網路上建立多個切片網路,每個切片網路,都可以有屬於自己網路配置,從終端到基地台到核心網路,根據不同的使用者情境,調度有限的網路資源,提升整體效率,來滿足特定企業用戶的專用網路需求。在高可靠度低延遲的通信技術中,靠著裝置跟基地台之間通信方式的演進,縮短傳輸時間,來達到低延遲的效能,除了低延遲外,還必須考慮在快速通信情況下的可靠度,針對封包遺失制定了嚴格的標準,來確保在極短延遲情況下還能有高品質的資料正確性。本專題將透過軟硬體實際操作,研讀3GPP通訊規範來掌握網路切片與超可靠低延遲兩項小基站必備的工業應用技術,並透過實際測試驗證來了解此專題實作的運作機制與性能表現。
本專題目標為整合陣列天線與波束成型電路設計技術與高功率射頻設計。 5G基站天線系統研製,天線單元本體將引入多輸入與多輸出天線技術,並藉由改變單元間電流振幅與相位分佈實現波束成型之功效。在5G通訊系統朝高頻段發展下,雖可透過增加通道頻寬來提升網路傳輸容量,但亦會造成更大訊號傳播損失之缺憾。因此,有賴於透過波束成型技術提高天線增益,以維持接收訊號強度需求,並據以優化整體服務細胞訊雜比。有鑑於此,本專題將透過實際軟硬體操作演練,從單元本體建構、陣列佈排乃至於波束成型電路化設計,進一步掌握整體天線運作機制與性能表現。本專題貢獻將有助於帶動台灣天線產業朝高階天線技術發展,並能牽動上下游供應鏈朝5G關鍵零組件開發與佈局。 高功率系統技術 (Tx Power >= 40W) - 提供高覆蓋基站基頻系統解決方案 - 研發基頻端高功率數位預失真技術(DPD),並搭配前端高功率放大器提升覆蓋範圍
• 本專題以5G O-RAN WG4前傳接口(Fronthaul Interface)為主要研究之技術項目,將會分成兩個部分研究。 (一) 技術研討: 以研究O-RAN WG4 規格為開始,分析與研究技術制定之趨勢,亦可有機會提出不同創新方案執行。 (二) 實作執行: O-RAN 前傳規範,前傳接口是隨 Intel/FlexRAN 軟件包提供的 5G NR L1 參考實現的一部分。 它執行 O-RAN 分佈式單元 (O-DU) 和 O-RAN 無線電單元 (O-RU) 之間的通信,由多個 HW 和 SW 組件組成。藉由端到端點的測試,完成系統同步與高速傳輸之目的。 • 本專題效益,乃藉由解析5G通信介面,研究實現前傳接口(Fronthaul Interface)整合架構,提高系統整合之完整性。有助於提升人才之5G通信研發能力和累積前瞻實務經驗,期盼為5G國產化增添生力軍。
智能無線網路控制器的使用情境開發(Use Cases Development for RIC)
智能無線網路控制器(RAN Intelligent Controller) 以近乎實時(Near Real Time)的速度,依應用情境不同而動態調整RAN參數,以滿足用戶體驗(QoE)與服務品質協定(SLA)為目標。 本專題探討各類型5G網路的RIC使用情境(Use Cases),設計出最符合這些使用情境的系統架構,並將各應用間共用需要的資料或計算結果獨立為基礎xApps (稱為中介xApps),例如: 耗費大量計算資源的人工智慧及機器學習技術,讓其它負責使用情境的業務邏輯xApps (稱為應用xApps) 可以直接使用中介xApps的結果,讓應用xApps可以有效減少執行時間及節省耗費的計算資源。以此方式,讓RIC有機會以近乎實時的方式達到最佳化RAN控制的目標。
• 本專題朝向5G Advanced技術項目投入研發探討。3GPP R18規格正在制定的同時,可以肯定的是R18的課題之一是AI/ML如何進一步提升5G網路的智能來增強網路自動化,達到即時和到位。 • 本專題目標,為研究發展5G網路智能的基礎,包含卻不限於如何實現NWDAF,MTLF以及AnLF,如何利用5G開源碼建構研發測試搖籃,如何結合ML賦予自動化智能,乃至落實NWDAF即時反應的能力。 • 本專題效益,乃藉由解析5G通信在analytical方面的支持能力,研究實現5G/AI/ML整合架構,提早一步遙望R18的來臨。有助於提升人才之5G通信研發能力和累積前瞻實務經驗,期盼為5G國產化增添生力軍。• 本專題朝向5G Advanced技術項目投入研發探討。3GPP R18規格正在制定的同時,可以肯定的是R18的課題之一是AI/ML如何進一步提升5G網路的智能來增強網路自動化,達到即時和到位。 • 本專題目標,為研究發展5G網路智能的基礎,包含卻不限於如何實現NWDAF,MTLF以及AnLF,如何利用5G開源碼建構研發測試搖籃,如何結合ML賦予自動化智能,乃至落實NWDAF即時反應的能力。 • 本專題效益,乃藉由解析5G通信在analytical方面的支持能力,研究實現5G/AI/ML整合架構,提早一步遙望R18的來臨。有助於提升人才之5G通信研發能力和累積前瞻實務經驗,期盼為5G國產化增添生力軍。
本專題目標為開發和驗證ORAN小基站實體層(PHY)系統技術。 RU(Radio Unit)是ORAN中的一個重要組件,它負責將無線信號轉換為數字信號,以便交給DU(Distributed Unit)進行處理。 LOW PHY則是ORAN中的一個規範,它定義了RU和DU之間的物理層接口。本專題的主要研究內容包括以下三個方面:首先,我們將對ORAN標準進行深入的研究,了解ORAN的基本架構和LOW PHY規範,瞭解RU在整個ORAN系統中的作用和位置。軟件開發方面,我們將編寫符合ORAN標準的軟件,實現RU LOW PHY系統的功能。最後,將進行RU LOW PHY系統的驗證。驗證將分為模擬和實驗兩部分。模擬方面,我們將使用軟件仿真工具對RU LOW PHY系統進行測試。實驗方面,我們將使用實際的RU設備進行測試,測試RU LOW PHY系統的性能和穩定性。
• 本專題以5G O-RAN WG10 OAM之研究與實作為目的,因為一致的OAM可以引領行業向開放、可互操作的接口、RAN 虛擬化以及大數據和AI 支持的RAN 智能發展。最大限度地使用通用的現成硬件和商用芯片,並最大限度地減少專有硬件。 • 規劃之研究項目: (一) End to End OAM 使用案例 (二) OAM 架構(三) O-RAN運維接口規範 • 計畫之實作項目: (一) Provisioning Management Services (二) Fault Supervision Management Services (三) Performance Assurance Management Services (四) Trace Management Services (五) File Management Services (六) Software Management Services • 本專題效益,乃藉由解析5G通信介面,研究實現OAM整合架構,提高系統整合之完整性。有助於提升人才之5G通信研發能力和累積前瞻實務經驗,期盼為5G國產化增添生力軍。
本專題目標為降低電信基站之間訊號干擾,加強系統設計之完備。因應5G網路時代資料傳輸量要求,高數量、高密度的小型基地台(Small Cell)佈建將是必然之趨勢,然而在超高密度網路環境中,由於基地台間的矩離大幅縮小,基地台間之干擾將大幅提升。 本專題透過相關的技術與機制的研究,應用抑制干擾技術設計、實作系統並進行效能評估,以解決在高密度小型基地台佈建環境中的干擾問題,來提供使用者高品質之傳輸服務。 專題主要貢獻為提高基站效能,以提升5G傳輸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