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文章
2020-03-06 Inspire
0
0
5690
在5G第一版技術標準底定後,除了一般蜂巢式基地台的布建,終端與基地台間作無線接取,基地台後端以有線傳輸連接後端核心網路,在Rel.16版本3GPP探討發展以無線方式整合傳輸以及回傳網路,稱作整合式接取與回傳技術,(IAB, Integrated Access and Backhaul)。
隨著行動網路發展至超高頻mmWave毫米波,高衰減特性使基地台密度增加,伴隨著5G超高傳輸頻寬下,回傳網路的建置將也會是一挑戰,因此3GPP也發展新型態的整合傳輸以及回傳網路技術(IAB),此技術下除了基地台可自帶回傳網路能力,還可作為中繼網路(relay)運用。
在一運用IAB技術的網路中,可分成IAB節點(IAB node)與IAB載體(IAB Donor),其中每一個IAB節點皆可服務無線接取之終端用戶,也可以無線回傳連接至其他節點;而連接至核心網路的稱為IAB載體(IAB Donor),IAB載體也同時能服務用戶。如下圖所示。
圖、 IAB架構(Standalone-mode with NGC)
在IAB節點中分為兩種機能,Mobile-Termination(MT)與 Distributed Unit(DU)機能,MT作用為以上行傳輸方式與IAB載體或另一IAB節點連接;DU作用則是以下行傳輸方式服務終端用戶或是與另一IAB節點連接。
這樣的運作機制下也借助了分離點於RLC(Radio Link Control)的CU-DU分離架構,在IAB載體包括了中央單元(CU)及分散式單元(DU),IAB載體中的CU下除了負責IAB載體中的DU外,也透過F1介面*註1介接IAB節點中的DU。而IAB節點間MT與DU則透過NR-Uu介面*註2介接。
在此架構下各IAB節點下可有多個DU存在,然而各個DU將會僅由一個IAB載體控制,而在網路拓樸改變的時IAB載體的切換是可能會發生的。另外圖一為在獨立組網架構下的IAB運作,此運作方式也可延伸應用於EN-DC非獨立組網架構,在EN-DC下MT機能即以雙連結方式與EN-DC網路連接。
5G發展到毫米波上的無線傳輸,帶來了大頻寬使傳輸速度進一步提升,然而在布建上也帶來許多難題,其中包括了回傳網路的建置。因此整合傳輸以及回傳網路(IAB)的發展,將會是毫米波運用於行動網路上的一大助力。
註1: 一般F1介面為gNB-CU與gNB-DU間的介面。
註2: 一般NR-Uu介面為UE與gNB的介面。
參考資料
[1] 3GPP TR 38.874,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Group Radio Access Network; NR; Study on Integrated Access and Backhaul; (Release 16)
[2] M. Polese, et al. Integrated access and backhaul in 5G mmWave networks: potentials and challenges, arXiv preprint arXiv:1906.01099, June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