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論壇
2021/10/25Fander
1426 0 0
5G智慧農業
臺灣5G行動計畫自2019年啟動,預計在2022年能完成5大主軸垂直應用場域實證,其計畫架構如圖1所示,詳觀其計畫中臺灣5G行動計畫部會分工表,推動部會或機關詳列資訊,包括經濟部、教育部、交通部、文化部、衛福部與科技部等等各部會,以及通傳會、國發會、行政院資安處與國發基金等各應用領域主管機關。皆積極的參與5G行動計畫。
農委會常年跟隨政府科技發展推動方針進行農業升級,在經濟部推動工業4.0、商業4.0時,農業4.0主軸在於生產自動化升級推動方案,提升國內農業在加工製造導入自動化能力。這些年的農業科專計畫補助也以農業產業產能提升、效益增值為主要方向。在2021年9月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物聯網發展計畫」制定臺灣科技農業自2021年至2025年的指導方針,其中在5G的應用雖然著墨許多,但也見到學者專家及先進對於5G運用於農業的實質重點方向。
國內外研究發現依5G網路特性將農業數位資訊能快速轉譯,使得更能夠精準預測農業災害損失、提升農作物產量、也因而提升農作物品質、降低農業生產風險等。這在未來將是一門應用面及需求面皆是很具有發展潛能的趨勢,這也有助於臺灣農政部門即時決策、協助大型農場有效管理、並提升臺灣農業學術單位躍升研發量能。但也從本推動計畫看出隱藏的不確定考量,如用計畫內評估國內在2022年內5G商用環境尚未成熟,是否能運用目前智慧農業之試驗成果於5G環境待為見證。因此,將在成熟之4G網絡環境下,針對目標科技農業以生產為主的場域作驗證與示範,如游集貨、加工、屠宰、通路等場域。而利用5G之物聯網,能建置農、林、畜產業的高密度物聯網設備,待爾後俟商用5G網絡普及後,於2023年後再規劃。其中計畫如運用高解析度的影像辨識與低延遲傳輸速度等特性,協助產業進行即時有效之決策判斷等,預計之後再導入農業應用場域。
或許農委會低估5G的發展時程,5G電信業者也在今年的九月推出5G佈局智慧農業,標榜結合企業夥伴將標準化種植、IoT、大數據、AI等智慧農業技術,並以智慧化系統即時影像紀錄和監管農作物生長、水分、溫度、燈光、施肥和蟲害調控等農作物種植歷程,讓農民只要透過手機就能隨時掌握農作物狀態,減少農損災害、確保產出品質。這雖然感覺很科技,且運用於農業,但如農委會「農業物聯網發展計畫」所談到,也技術能使用成熟的4G技術,為何要用5G.。而且植物工廠內的植物生長條件不會變化太大,前一小時與後一小時影像有何差別!更不用說要浪費頻寬來使用5G流量。
筆者是工程出身,感謝政府給予跨領域學習的機會曾受訓於第三期生技博士生計畫,就以科技農業應用角度言,降低營運成本、提升農民工作品質是引流青年農民返鄉的趨勢。就如前面專家所言,若5G技術能更精準預測農業災害損失、提升農作物產量、也因而提升農作物品質、降低農業生產風險等,才是青農想見到的導入5G的重要契機。目前參與宜蘭農會導入物聯網驗證友善農法之際,亦思考著配合Lora作區域環境資訊聯網後透過4G其實已能應付即時性,或許示範地只有一甲,若百甲地時,環境的感知器數量增加可能就需要5G的技術,而即迫性的原因為何,在與農民討論後發現,稻田水渠最怕有不法廠商傾倒工業廢水,往往不能即時發現,能於肉眼辦別發現時都是已重度汙染,因此在稻田水渠入口處增加EC值偵測,能即時發覺異常水質變化,確保稻田種值品質,這即是減少農損的應用。